Menu

公益關注專區

關注主題分析與鑑別

蒐集清單 調查公益關注者關注主題 重大考量面鑑別及排序 審查與討論
彙整12項主題 發放關注主題問卷 排序關注主題9宮格 決定優先揭露的5項重點關注主題
關注主題來源
  • 公益關注者回饋
  • 新聞媒體
  • 標竿學習
  • 過往關注主題
問卷調查辨別重要性
透過表單蒐集職工與志工回饋,根據各主題「對公益關注者重要的程度」、「對慈濟重要的程度」以及「慈濟基金會於環境、社會與治理面向造成衝擊的程度」給予等級不同的評分
關注主題排序
分析每個主題對於公益關注者的關注程度與對組織營運影響的程度,將各類關注主題依照重要性排列成9宮格矩陣
聚焦提出關注主題矩陣
  • 分析結果經執行長確認後,決定優先揭露的重大關注議
  • 確認該主題之影響與重要性排序,並確認管理方針揭露及揭露內容

關注主題矩陣圖

關注主題回應

關注主題 直接發生於慈濟基金會 與慈濟基金會商業關係之合作夥伴 與慈濟基金會其他間接關係之合作夥伴 四大志業體 GRI 準則對應主題 回應章節
慈善投入與效益 GRI 201 : 經濟績效
GRI 203 : 間接的經濟衝擊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資訊透明易取得 GRI 201 : 經濟績效
GRI 204 : 採購實務
GRI 302 : 能源
GRI 303 : 水
GRI 306 : 廢汙水和廢棄物
GRI 418 : 客戶隱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海內外急難救助 GRI 203 : 間接的經濟衝擊 第三章
第四章
資訊透明易取得 GRI 201: 經濟績效
GRI 204: 採購實務
GRI 302: 能源
GRI 303: 水
GRI 306: 廢汙水和廢棄物
GRI 418: 客戶隱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組織永續治理與營運 GRI 202: 市場地位
GRI 205: 反貪腐
GRI 401: 勞雇關係
GRI 403: 職業安全衛生
GRI 404: 訓練與教育
GRI 405: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第一章
第三章
附錄:相關圖表與數據

公益關注者分析鑑別

慈濟就所屬核心業務可能接觸或影響的公益關注者,透過以下鑑別流程,歸納出我們的公益關注者主要共10個類別。

公益關注者溝通管道

符合公益關注者對於永續資訊的期待,是我們撰寫報告書的基礎,希望透過與公益關注者溝通,傾聽了解不同公益關注者的需求與訴求,促進良好的雙向溝通。

受捐助者

會員

志工

媒體

主管機關


協力廠商

學界

一般大眾

職工

其他志業體

受捐助者
(含社區弱勢族群、照顧戶、居家關懷戶、急難救助對象等)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慈善關懷項目、資源取得管道等)
公益關注者聯繫與互動
海內外急難救助
慈善投入與效益
資訊安全與個人資料保護
居家訪視 不定期
媒體(大眾、社群、通訊) 隨時
電話 隨時
諮詢 隨時
網路信箱 隨時
參與活動 不定期
例行發送活動 每月1次

會員
(本會推動各項慈善工作之捐款者)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業務成果、財務狀況等)
公益關注者聯繫與互動
慈善投入與效益
資訊安全與個人資料保護
拜訪 不定期
捐款收據 每月/年1次
徵信 隨時
參與活動 不定期
基金會官網 隨時
網路信箱 隨時
媒體(大眾、社群、通訊) 隨時
雜誌刊物 每月1次
會員專線電話 隨時

志工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業務成果)
公益關注者聯繫與互動
慈善投入與效益
資訊安全與個人資料保護
慈善經驗傳承
新世代青年培育
職志工福利與關懷
參與活動 不定期
簡訊 不定期
會議 不定期
信件 隨時
網路信箱 隨時
媒體(大眾、社群、通訊) 隨時
基金會官網 隨時
雜誌刊物 每月1次
教育訓練 不定期
年報 隨時

媒體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業務成果、財務狀況等)
公益關注者聯繫與互動
慈善投入與效益
新聞稿 隨時
記者會 不定期
媒體(大眾、社群、通訊) 隨時
基金會官網 隨時
雜誌刊物 每月出刊
年報 每年1次

主管機關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公共政策參與與法規遵循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業務成果、財務狀況等)
慈善投入與效益
海內外急難救助
會議 不定期
拜訪 不定期
公文函 不定期
參與聯繫會報 每年2次
參與教育訓練 不定期
參與公聽會 不定期
實地查核 不定期
年報 每年1次

協力廠商
(合作廠商、承包商)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公共政策參與與法規遵循
組織永續治理與營運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營運狀況)
合約 不定期
會議 不定期
電話 隨時
信件 隨時
網路信箱 隨時
參與活動 不定期

學界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資料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業務成果)
慈善投入與效益
組織永續治理與營運
國內外合作與倡議
年報 每年1次
年鑑 每年1次
研討活動/論壇 不定期
交流 不定期
參訪 不定期
問卷與訪談 不定期
基金會官網 隨時
參與活動 不定期

一般大眾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公益關注者聯繫與互動
慈善投入與效益
資訊透明易取得(如:慈濟業務成果、財務狀況等)
年報 每年1次
網路信箱 隨時
電話/論壇 隨時
基金會官網 隨時
雜誌刊物 每月出刊
參與活動 不定期
媒體(大眾、社群、通訊) 不定期
拜訪 不定期

職工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組織永續治理與營運
慈善經驗傳承
新世代青年培育
資訊安全與個人資料保護
職志工福利與關懷
教育訓練 不定期
意見信箱 隨時
專線電話 隨時
新進面談 隨時
績效面談 不定期
內外部網站 不定期
會議 不定期
信件 不定期
線上問卷 不定期
參與活動 不定期

其他志業體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組織永續治理與營運
環境與氣候變遷因應
公共政策參與與法規遵循
公益關注者聯繫與互動
會議 每週1次
內外部網站 不定期
信件 不定期
電話 不定期
參與活動 不定期

美善傳遞 積極溝通

隨著媒體的日新月異,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民眾獲得資訊的主要通路之一,成立於2016年初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帳號,內容著重於慈善與急難救助事件發布、慈濟全球動態訊息報導、理念傳達、與慈濟活動直播、以及民眾諮詢轉介與處理分享等。
順應行動科技時代,慈濟基金會2019年初推出「一指積善共聚福緣.一念成功歡喜功德」,透過民眾常用的行動通訊軟體,不只慈濟資訊一手包,更可以捐出愛心、招募志工,善用科技,隨時行善。
2018年5月,我們進一步成立自媒體《TCnews慈善新聞網》,透過數位媒體媒介特性,向社會大眾傳遞慈善醫療、慈善人文、急難關懷等資訊。有效統整慈濟人的關懷行動,提供即時、連續且完整呈現連續性之慈善行動,增加大眾對慈濟的認識,強化與外部媒體友好關係,營造互助加乘效益。

TCnews 慈善新聞網發展重點

聚焦美善

時事關懷
數位媒體媒介特性
完整呈現連續性之慈善行動

專題企畫

young善人物、環保減碳、 蔬食推廣、醫療健康、 教育校園、人文藝術

跨域合作

鳳凰網佛教、臺灣導報、 臺灣文教週報、HiNet生活誌、 match生活網、PChome新聞、 sina新浪新聞、yahoo新聞、 yam蕃新聞

人才培育

培育地方新聞志工
提升新聞時效性
增強自製新聞內容
提供新聞志工發揮的平台

經過1年多的致力調整與豐富平臺內涵,《TCnews慈善新聞網》每月平均約6萬瀏覽人次,每日平均發稿則數由第1年4則,2019年增加至6則新聞傳遞無國界,2019年總計發稿2,322則。

影響力
  • 臺灣導報 - 921地震廿週年專題報導
  • 臺灣導報 - 新增「靜思法語」專欄
  • TCnews 新聞登上 Yahoo 首頁熱門新聞
  • 台電邀請 TCnews 刊登淨山新聞

除此之外,《TCnews慈善新聞網》臉書粉絲專頁,2018-2019年直播總計123次(含與大愛台合作),舉凡本會年度大型活動,如:精舍過心年、浴佛大典、花蓮防災教育特展、吉祥月孝親祈福會、法脈宗門營等。

數位思維轉變

當民眾接收訊息的管道不斷變換,慈濟基金會也因應潮流,除了透過慈濟全球資訊網公開訊息,也加強了Facebook粉絲專頁的應用。 慈濟全球資訊網是慈濟基金會與會員、社會大眾乃至志工傳達慈濟理念與行動的網站平台。2018年7月,慈濟全球資訊網為了提升網站資訊的安全性而進行改版,以展現慈濟形象意涵為新網站設計主旋律,水墨渲染出的灰色基調,如同慈濟中庸以及不斷擺渡眾生反黑皈白的心靈淨化之旅。

改版後的慈濟全球資訊網,順應時代,達成「適應性網站」,隨讀者使用不同手持裝置進行瀏覽,皆能達成舒適便利的瀏覽體驗。同時著重於慈濟服務功能的呈現,並整合慈濟四大八法的繁複訊息,化繁為簡地有序呈現,讓原本不瞭解慈濟的網路用戶能輕易找到訊息。

相較於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在全球資訊網找到相關訊息,慈濟基金會Facebook粉絲專頁應用社群推播能力強的特性,在急難事件中,發揮了傳播訊息的功能。例如2018年2月6日,花蓮發生大地震,慈濟基金會臉書隨即發佈訊息,傳達慈濟震災總指揮中心成立,公布開放位於花蓮的慈濟全球志工寮房,提供鄉親入住、避難。慈濟基金會長年關注、援助臺灣社會重大急難事故,2019年10月1日宜蘭南方澳大橋斷裂事故,基金會臉書刊登訊息致哀,並公開慈濟志工援助動態,觸及16萬8千人,同則訊息有1,817則留言同表哀悼或祝福,以及852次分享。這顯示了民眾利用臉書瞭解慈濟基金會的救災援助或公益關懷的行動。

此外,臉書粉絲專頁也肩負慈濟對外溝通的管道之一,每月約發10則訊息,除了民眾遭遇急難事件留言求助,慈濟基金會臉書粉絲專頁也主動串連慈濟志業體臉書帳號,以及與其他NGO或政府單位臉書相互留言、打氣,為社會美善搭建友誼的橋樑。

雙向交流園地

本會於官網上開闢意見信箱,讓社會大眾可以提出意見、建議或是求援提報等,做為基金會意見互動及推動參與的參考。2018年至2019年分別收到1,027與1,078,總計2,105件來函。整體而言,來件數最多的為慈善求援(含國內/外)佔27.8%,第二為諮詢,例如詢問慈濟其他志業相關訊息,如醫療或教育等,佔23.6%;第三為投訴、抱怨,佔6.5%,其他類中,電子報訂退閱服務約佔14%;本會也透過作業流程監控,即時反映、改善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