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組織治理

在衛生福利部的監督下,依「衛生福利部審查社會福利業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之規定,由董事會監督基金會運作,作為組織治理的基礎。董事組成係以認同慈濟理念、具有宗教情懷、慈善關懷及國際宏觀;並設具財會或治理等經驗之監察人,以專業客觀的角度給予適切的建議,提升董事會議決策品質,發揮有效的監督功能。

本會自2016年 6月30日第11屆第18次董事會議選聘第12屆董監事。董事成員為15 名,其中有4名為外部董事;監事2名,唯其中1位監事因個人因素於2019年5月請辭,故監事現為1名。董事及監察人聘任皆依相關法令及本會捐章規定辦理,董監事任期4年1任,廣納社會賢達,共計16位,其中女性佔10位,男性6位:以年齡層來分,50歲以上佔8成;主要考量專業能力,更重視其個人品德,成員分別具有慈善社會福利實務經驗、產官學專業背景,監察人為會計師;於2020年6月29日聘任第13屆新任董監事。

董事會治理均依法令規章召開會議,審議相關重要事項,以促進組織治理並實質發揮對管理層級的指導及監督功能。為了善盡監督責任,董事會轄下亦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和「資產管理委員會」2個功能性委員會,針對永續發展策略及重大議題與資產管理政策與處理,其中,資產管理委員會2018-2019年共計召開4次會議,永續發展委員會則不定期進行委員會內的溝通,確保議案均經過審慎規劃及決策,並監督實際執行情形。

董事會定期聽取業務報告,直接與管理會務團隊溝通擬定策略,適時敦促管理團隊調整,2018至2019 年共召開9次會議,重要討論事項包括:依財團法人法規定完備本會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援建防災減災希望學校及大愛永久屋、為海外推動國際慈善會務設立八個海外分事務所;面對氣候變遷,天災人禍頻傳,以及人口結構的改變、貧富差距等問題,救急、扶困等援助多元且急迫,設置「全球共善‧救拔苦難」專戶。

同時,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經董事會決議, 2018年於董事會下設置「長照推展中心」,透過專業整合性的長照服務模式,於全臺各縣巿設置長照機構,同時結合慈濟醫療志業提供「醫養結合」的長照服務,讓長者再顯生命價值。

組織架構

為了促進與優化組織運作,並確實反應內外部環境調整與變化,依循本會願景目標,結合慈濟4大志業、慈濟志工、全球會員與大眾的愛心能量,在顏博文執行長與4位副執行長帶領之下,執行董事會之決議、發揮綜理、擬定短中長期慈善志業發展策略之責。同時,評估衡量社會發展與遵循法令規範,針對行政之管理機制進行優化,並確保妥善運用有形和無形資產資源,以發揮慈善工作效益及社會責任,以達慈善志業永續之目標。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現行運作組織圖

執行長與4位副執行長合照

由左至右分別為
  • 劉銘達 副執行長 - 主要關懷東南亞國家會務並推動重要援助專案。
  • 劉效成 副執行長 - 主要關懷財務、資訊、組織優化、內稽內控、資產管理制度、大數據分析及人才培力等奠定基金會重要基石之專案。
  • 顏博文 執行長 - 為本會執行長,綜理基金會相關會務。
  • 張宗義 副執行長 - 主要關懷臺灣慈善會務發展策略及整合跨處、跨國慈善資源,同時擬國際論述,提升能見度。
  • 熊士民 副執行長 - 主要關懷宗教處各項會務推動和海內外志工組織發展與海外分支機構運作。

組織優化 與時俱進

因應愈趨嚴峻的環境挑戰,我們將「永續」作為最重要的課題,優化組織讓運作更有效率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成立 AI 中心

讓50餘年累積下來的經驗與初級資料做更佳的應用,除建立、維運人工智慧基礎運算平台外,也藉由統整業務營運資料,進行探勘、分析及預測,即時提供正確、多面向的數據分析供管理階層決策。

成立災防組

讓防賑災相關事宜,更朝向系統化、組織性的統籌,除了研擬與執行辦法外,也著重在防賑災人才培養、運作平台建構與協調,更重要的是,慈悲科技產品應用與知識庫建立。

行政優化 內稽內控

為了與國際並進,在安侯建業會計事務所(KPMG)輔導下,透過設計標準化控制活動,定期檢視持續優化,建立完整稽核制度,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在降低風險的目標下,建置內部稽核職能、內部稽核完整作業流程並編製內部稽核工作手冊,盤點後將內控制度分類為12項,並分階段陸續完備。

各階層落實本身的職責,以實踐建立風險管理各防線。

健全的風險管理4道防線

內部控制

2018年至2019年間,在財務作業方面,因應電子化作業,我們持續優化捐款作業辦法、會員資料登錄、捐款諮詢作業、專案募款作業、捐款徵信作業、實物受贈作業,與採購與付款循環等內控作業;另,本會為全球性慈善組織,我們遵守「洗錢防制法」規範並接受查核。

慈善服務為本會核心業務,依據社工、同仁多年實務運作經驗、參考社會環境變遷需求,並融入內部稽核發現之改善建議,優化作業流程,並完成慈善關懷扶助辦法作業辦法及各項補助之作業細則,獎學、助學金作業、因應長者關懷之社區關懷據點運作內控作業辦法

我們編列災害救助相關內控作業辦法,例如總指揮中心運作、援建專案等內控作業。氣候變遷多元救災之故,2020年則增編國內急難救援及海外急難救援從防賑災、急難救助到重建完整之內控作業。

社區會所功能多樣,平日可以做為慈善工作推動、志工專業技能培育,災害發生時可以隨即成立防災協調的中心,2020年將持續優化不動產維護與管理、營建設計施工等內控作業,結合業務運作讓會所發揮功能與良能,同時修訂優化志工會務循環內控作業,讓志工安心投入各項志業推動。

2018年至2019年透過內控種子教育訓練、工作坊實務課程演練,及全體同仁連線課程等方式,培養內稽內控種子人員。2020年亦會成立「內控小組」,成員包含核決主管、法遵、財務及行政各類成員,持續優化相關領域之內控作業文件。

在內控作業教育訓練,於2019年舉辦3次教育訓練課程,1次是針對書面內部控制導讀、三階作業辦法撰寫實務,67位各處內控種子同仁與會,同時透過全台視訓會議,將「內部控制-你我應知的事」凝聚同仁共識,此外,在也透過各處內控窗口共識會,檢視與討論內控作業工作。另外,也參與衛福部開立之相關課程社福法人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及內部稽核實務等相關課程。

內部稽核

我們於2018年8月舉辦了內稽內控工作坊,共有93位不同處室的同仁共同參與,而工作坊核心內容包含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回應及瞭解本會內部稽核定義:「內部稽核為獨立、客觀之確認性服務及諮詢服務,用以增加價值及改善本會之會務運作」。

除了工作坊,我們亦在2018年11月至12月進行進階的內稽種子培訓及內部稽核。在本次的培訓,主要以「採購循環」及「慈善會務循環之個案關懷作業及獎助學金作業」為稽核項目;以確認各項目實際作業是否與規範相符,並藉由查核過程提出流程優化相關建議。

根據「財團法人法」,本會應制定內部稽核制度,爰此本會參考國際內部稽核協會之「國際專業實務架構」(IPPF)、國內稽核實務、本會組織及實務運作訂立稽核制度,並於2019年完成「稽核制度」書面資料。